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参加“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田野工作坊”

【来源: | 发布日期:2024-04-22 】

4月19日-22日,“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田野工作坊”在江苏省溧阳市顺利举办。会议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协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齐鲁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学院、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省社科联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副院长兼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朱振华应邀参加活动。

开幕式由东南大学教授季中扬主持。中共溧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俊、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加华、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李日葵、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洪岩璧分别致辞。

主旨报告环节。第一阶段由东南大学教授季中扬主持。中共沭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崔桂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导萧放,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博导黄振华作主题发言。

崔桂华指出,沭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把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作为服务群众、引领群众的民心工程。萧放强调,做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乡村经济发展与乡村道德建设关系;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融合发展的关系;三是重视家庭文化建设与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的协同共进关系。黄振华提出,“乡愁中国”的认识视角,充分认识“乡土中国”构成中国社会的传统底色及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阐发其对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双重意义,有助于深化对社会变迁背景下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探讨。

第二阶段由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张兴宇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导唐忠毛,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导王加华,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王忠作主题发言。

唐忠毛谈到,乡村作为一个动态变迁的多元空间概念,随着乡村秩序、文化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村民的身份、职业、价值观、日常生活与文化机制需要进行重新审视,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为乡村文化建设赋能,探寻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发展之路。王加华强调,系统性保护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最核心指导理念,开展非遗系统性保护要摈弃传统的“名录”思维,破除传统的只对非遗要素本身进行保护的观念,应当关注不同类别非遗项目的共生共存关系,为助推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中国方案积极作为。王忠指出,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应当从艺术和审美视角对我国文旅演艺发展模式和路径问题进行再思考,当前旅游者的旅游参与体验经历了从“凝视”到“表演”的过程转变,需要深入讨论文旅演艺的互动逻辑和项目转化影响问题。

本次研讨会特设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专题分论坛,与会人员围绕基层社区治理、乡土遗产保护、文旅融合、道德风尚、移风易俗及文化艺术赋能等议题展开学术探讨。

专题分论坛第一场由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杨旺生主持。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教授、博导孟凡行,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副院长、教授朱振华,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季中扬,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李牧,江西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爱华,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袁瑾作主题发言。

孟凡行指出,乡村对全人类最重要的价值是自发性秩序,问题在于工具性秩序往往随着现代化发展而全面压制自发性秩序,抵抗压制的方法则是面向现代艺术和超功利审美,以超功利的审美姿态去除工具性秩序所附加的多余之物,从而实现自身自由。朱振华谈到,乡民艺术并非孤立存在的一种文化样式,乡民艺术赋能城乡文化发展必须置于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体系中关照,使乡民艺术成为赋能城乡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季中扬强调,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民俗化作为一种潜在的、非正式的制度建构有着突出的优势,其关键在于以民众为主体,能让民众认同、自觉践行,并着重探讨了精神文明建设民俗化的路径等几个关键问题。李牧指出,民宿作为城市与农村的中介纽带,是推动乡村旅游全面深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民宿优势,带动乡村的人文、物产、环境等资源的持续发展,并推动乡村文化延续和复兴。刘爱华提到,城乡文化发展并非是“单向性”的,城市的技术、文明不断输往农村,促进了乡村的现代化,而城市发展出现的现代性困境,让城市又呈现为反向复归,都市人更加向往乡村的田园生活,喜欢“反现代性”“逆现代化”的乡村生活。袁瑾从“未来乡村”切入,认为未来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一种乡建新探索,是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的新体现,对于“数字鸿沟”的跨越及“私域空间”“公域空间”的区隔日益显著等问题应予以充分重视。

专题分论坛第二场由贵州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李生柱主持。《新华文摘》原总编辑,二级编审,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张耀铭,《南京大学学报》原执行主编、编审朱剑,江苏省社科联二级研究员、《江苏社会科学》原主编李静,江南大学社科处处长、江南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王建华,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原院长、教授杨旺生,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邵晓舟作主题发言。

专题分论坛第三场由齐鲁师范学院教授朱振华主持。贵州师范学院特聘教授李生柱,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刘捷,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晓艳,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授张兴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朱逸宁,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生胡锐翔,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高鹏程作主题发言。

李生柱以贵州的“村BA”“村超”等个案为例,提出它所展现出的价值理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等契合了城乡精神文明的建设需求,是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的新样态,开辟了欠发达山区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刘捷指出,中国古代神话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思想、道德文明,与中国精神的内涵有机结合,应当将中国古代神话的传播融入到新时代中国精神的传承之中,激活和汇聚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王晓艳以云南民族地区的彩礼现状为例,探讨了当地彩礼的多样态现象的生成逻辑,及其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的价值引领作用,强调要在尊重和保护中变革,整治不良之风,推进社会风气好转。张兴宇提出,乡村德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其基本逻辑指向于乡村教化和凝聚人心。在考虑国家治理资源有限性与优先性这一基本前提下,应当关注培育乡村公德、乡村志愿性德治组织等德治实践的经验路径问题。朱逸宁以关公信仰为核心,探讨其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道德文明体系最基本的要素,认为关公信仰中的规约机制有益于当代道德与价值观的建构,应当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中国传统道德风尚的当代转型。胡锐翔讨论了文艺赋能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认为应当发展乡创生产生活方式,以文艺赋能作为出发点深入推进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高鹏程围绕燕京大学汶上县政实验个案,提出以教育为主的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方式产生了重要的文明价值引领作用,新时期乡风文明建设对此路径应予以充分重视。

专题分论坛第四场由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刘捷主持。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张娜,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讲师王园瑞,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朱志平,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吴雨妹,武汉大学博士生师慧作主题发言。

张娜讨论了文明与文化的时代内涵,认为乡土文化是复杂的文化有机体,与乡风文明之间存在张力,针对二者的关系问题,梳理了作为纾解之道的乡风文明建设应具备的原则所在。王园瑞以临安太湖源镇民宿产业为例,指出民宿是展示当地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窗口,激活农民经济增收与城乡文化认同的精神文明的内外发展动力,推动城乡现代性与传统性的有效融合。朱志平谈到,民俗遗产化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的同时带来多重挑战,应当构建以全球在地化为导向的民俗遗产,将乡民纳入民俗遗产的育人实践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吴雨妹以连云港海头镇直播村为考察对象,讨论了乡村直播相关要素的流动对乡村经济与社会结构带来的变化,提出应当利用要素流动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促进村落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师慧梳理了民国时期“精神文明”的概念出现与传播状况,认为阐释“精神文明”概念应当注意厘清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多元互动关系,依托民间文献资料和民众的日常生活实践,有助于发掘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价值。

田野工作坊期间,与会人员还对溧阳部分代表性村落进行了深入的精神文明建设田野调研。

“守”文化传统之“正”,“创”精神文明之“新”。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改革开放40余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本次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田野工作坊的成功举办,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有益于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当代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学术研究成果。

撰稿:王颖、张梦瑶

摄影:高洁宜、朱志明

初审:徐超

复审:朱振华

终审:张文哲

Baidu
sogou